科研中心 |
 |
Research |
|
|
邮箱登陆 |
 |
Research |
|
|
联系我们 |
 |
Contact |
|
电话:13637954018
传真:023-86230037
邮箱:150921371@qq.com
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81号附3-8-1号 |
|
|
|
环境伦理道德是生态文明的奠基石 |
|
发布者:zzl 发布时间:2008/7/29 阅读:3160次 【字体:大 中 小】 |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弘扬的主旋律。这要求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弘扬环境伦理道德,树立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用环境道德准则约束生产生活行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内涵。人类经历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已经陷入不可自拔的危机中,新的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的主导范式。生态文明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以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科学为经济基础、价值基础和知识基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高级文明形态。而具有较高的全民环境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则是生态文明社会的3个重要特征。 要充分明确环境伦理道德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关系。环境伦理道德与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健全的法制,更需要思想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准则的限制约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从思想深处建立起环境伦理道德,以道德影响、道德感召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高,从而带动全社会的力量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要大力弘扬环境伦理道德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按照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宣传环境伦理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健全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各项制度,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强污染防治,禁止生态破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消费模式,实行绿色GDP考核;建立生态型工业、农业、旅游和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绿色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
|
|
|
|
|
|
|